深圳藝考編導培訓
深圳藝考編導培訓,編導是影視編導專業的簡稱, 又稱為影視傳媒專業,是針對于高考的一門專業,類似于美術、音樂等。專業發展趨勢很好,現在全國很多高校都陸續開設此專業,學習周期短,針對于考大學的同學是不錯的選擇。那么請想學習編導的各位同學搬好小板凳,編導專業第一課我們主要來講講「景別」。
深圳藝考編導培訓
景別的概念
景別是指攝像機與被攝對象由于距離的遠近或因調節焦距所產生的畫面范圍的大小。(是畫面范圍哦,不要理解錯啦)。
距離越遠,畫面范圍越大,景別就越大;距離越近,畫面范圍越小,景別就越小。
景別的分類
主要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特別說明:關于景別的分類,是目前為止學術界及影視界普遍公認的方法,但該分類方法不具有完全絕對性。
在講解這五種景別之前,我們先看一組圖片,各位同學先看一看有何區別?(有請導播切下畫面)
經過一番對比,想必各位童鞋們有了一定的發現(對以上圖片無感的同學請不要擔心啦,接著往下看,你就會明白關于景別的前世今生了)
圖一為遠景:在觀眾看來,感覺飛船距離比較遠。
圖二為全景:觀眾看到了飛船的全貌,視覺感受上飛船并不遙遠,在畫面中所占面積(或比例)相對于遠景已經大了很多。
圖三為中景:著重表現飛船中的人物,以左側指揮官為例,觀眾看到的是人物全身的大部分,展現了膝蓋以上的部分。
圖四為近景:還是以左側指揮官為例,我們看到的是人物的胸部以上的畫面。
圖五為特寫:相比較圖三和圖四,圖五著重表現的是人物的面部表情,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看到指揮官暴起的青筋,讓觀眾如同身臨其境,切身感受緊張感。
通過以上圖片的分析,相信不少同學對景別這個概念有了初步的認知,下面我們就來細聊一下這五種景別。(以下知識點是編導藝考高頻考點哦)
遠景
①攝像機距離被攝對象較遠,表現的景物范圍大,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占面積或所占比例較小。
②遠景多用來表現大環境。如自然環境,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等氛圍。抒發情感、渲染氣氛。藝術造型感強。也多用來展現人物與大環境的關系,表達某種特定的情緒。
③遠景常用于影片或敘事段落的開頭或結尾,用于交待大環境。
全景
①對于人物拍攝而言,拍攝人物全身的一種拍攝方式(或類似的視域)。
類似視域即“類似的視野所看到的區域”,那么,畫面中出現一棟完整的房子、一棵樹、一個水杯、一個人,這四個畫面都屬于同一類似視野范圍,都稱之為全景。一般全景、中景、近景才有類似視域這個概念哦~
②全景具有廣闊的空間,可以展示人物和周邊小環境的關系。
③當以某一場景為全景時,多用于轉場與過渡,如學校大門、家門口等。
中景
①對于人物拍攝來說,主要是拍攝人物膝蓋以上的一種拍攝方式(或類似的視域),可以使觀眾看清人物半身的形體動作及情緒的交流。
②主要表現出人物的動作、神態(矛盾、斗爭等),是敘事常用的一種景別。
近景
①對于人物拍攝而言,拍攝人物胸部以上的一種拍攝方式(或類似的視域)。主要用于人物的交流與談話,表現人物關系、神態、內心與性格等。
②在近景中,由于人像占據了大部分畫面,環境變得零碎、模糊,觀眾可以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更容易介入人物的感情世界,和劇中人物進行交流。
特寫
①特寫主要是拍攝被攝對象的局部或細節部分(如一雙手、一雙赤腳、一杯水、一張名片、一塊手表),以突出強調部分。具有較強的夸張性。
ps:對于某些較小的物件而言,既是全景,也是特寫,同學們就不要鉆牛角尖啦~
②特寫鏡頭能表現人物細微的情緒變化,揭示人物心靈瞬間的動向,使觀眾在視覺和心理上受到強烈的感染。